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病理学答疑之栓塞
1. 栓塞和栓子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为固体(如血栓栓子)、液体(如羊水栓子)或气体(如空气栓子)。
2. 栓子运行途径栓子运行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来自不同血管系统的栓子,其运行途径不同。
(1)右心或体静脉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2)左心或主动脉的栓子,阻塞体循环动脉分支,最常见于脑、肾、下肢等处的动脉分支。
(3)门静脉的栓子,阻塞肝内门静脉及其分支。(4)交叉性栓塞 指心脏或大血管有异常血流通路时发生的罕见栓塞,如左心房内的血栓脱落经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处抵达右心,可发生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
(5)逆行性栓塞 极罕见,多发生在静脉系统,由于腹内压升高,静脉内栓子逆行栓塞于肝、肾等较小静脉分支。3. 栓塞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 占所有栓塞的99%以上。分为:①肺动脉栓塞,栓子95%左右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的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较大的血栓栓子突然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同时引起肺动脉、冠状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痉挛,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而引起猝死,中等大小的血栓栓子常引起肺出血。在有肺淤血时,中、小的血栓栓子常引起肺出血性梗死。②体循环的动脉栓塞,栓子主要来源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处的血栓。动脉栓塞的主要部位为下肢、脑、肾、脾等。如栓塞的动脉分支较大,侧支循环形成不足,常引起脏器的梗死。(2)脂肪栓塞 常见于长骨的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创伤,导致脂肪细胞破裂,脂肪滴进入静脉系统形成脂肪栓子。脂肪栓子可通过肺脏毛细血管而抵达体循环进而阻塞脑及肾小球等全身多器官的毛细血管,血管腔内的脂肪滴,可通过苏丹Ⅲ染色证明。脂肪栓塞可引起肺水肿、肺出血和肺不张,脑水肿和血管周围点状出血,严重者可引起猝死。
(3)气体栓塞 由于静脉损伤破裂,外界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如头颈、胸壁和肺手术时静脉损伤,空气由损伤口进入静脉或原已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均可形成气体栓塞。常见于潜水员病和其他减压病,以及心脏大血管手术,其影响与脂肪栓塞相类似。潜水员从深水中迅速上升到水面时,所受外界气压骤然减低,原来溶于血液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很快游离,形成气泡,氧和二氧化碳可再溶于体液内被吸收,氮气在体液内溶解迟缓,使组织内形成多量微气泡或融合成大气泡,引起气体栓塞,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称氧气栓塞或减压病。(4)羊水栓塞 是分娩过程中一种罕见的严重合并症。由于羊水进入子宫壁开放的静脉和血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分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引起羊水栓塞。肺脏切片示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可见羊水成分,例如角化上皮、黏液、胎脂、胎粪等,由于羊水中含有的促凝血物质可引起DIC,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休克、昏迷,死亡率高。
(5)其他栓塞 肿瘤细胞栓塞可引起肿瘤转移。细菌团栓塞引起多发性栓塞性小脓肿。
相关习题:
1. 女,25岁。妊娠37周,G1P0,因羊膜破裂入院待产。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及遗传性疾病史,分娩过程顺利,产一男婴7斤重。分娩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休克死亡。最可能发生的是
A. 血栓形成
B. 空气栓塞
C. 脂肪栓塞
D. 心肌梗死E. 羊水栓塞
【解析】 答案:E此题是理解判断题,应用学到的栓塞和血栓形成的知识,判断在分娩时可能出现羊水栓塞的现象,而不属于其他情况。
2.某老年患者,车祸时发生右大腿骨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在送往医院途中,该患者出现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而亡,其最可能的死因是
A. 心肌梗死
B. 气体栓塞
C. 脂肪栓塞
D. 脑出血
E. 气胸
答案:C【解析】 脂肪栓塞常见于长骨的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创伤,导致脂肪细胞破裂,脂肪滴进入静脉系统形成脂肪栓子。脂肪栓子可随静脉血入右心到肺,若大量脂滴进入肺循环,使肺循环大部分受阻,可引起患者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