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病理学答疑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适应性改变
1. 萎缩的概念
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而致其体积缩小称萎缩。根据病因可将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大类。生理性萎缩是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如成年人胸腺萎缩、更年期后的性腺萎缩及老年时各器官的萎缩等。常见的病理性萎缩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等。萎缩有的表现为局部性萎缩,有的表现为全身性萎缩。
(1)全身性萎缩 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消化道梗阻及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的全身萎缩(恶病质)等情况。(2)局部性萎缩 由于某些局部因素发生局部组织和器官的萎缩,如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使血管腔变小,引起心、脑等器官萎缩;脊髓灰质炎时,因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其所支配肌肉和骨发生萎缩;肢体骨折后,用石膏固定患肢,由于长期不活动,肌肉发生萎缩;肾盂积水时长期压迫引起肾实质萎缩。
2. 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1)肥大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肥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及溶酶体增多,蛋白合成占优势,使器官均匀增大,适应环境改变的需要。肥大的类型分为:①代偿性肥大:源于相应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引起,如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大;一侧肾脏切除后,对侧肾脏的肥大等。②内分泌性肥大:内分泌激素作用于效应器,引起肥大,如哺乳期的乳腺腺泡上皮细胞肥大;妊娠期子宫平滑肌肥大等。
(2)增生 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它是多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的结果,也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有关。增生的类型分为:①生理性增生:如肝脏切除后肝细胞的再生;慢性溃疡周围的上皮细胞增生及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②病理性增生:最常见的原因是激素过多或生长因子过多,如雌激素过多引起子宫内膜腺体及乳腺增生;创伤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机化形成瘢痕。另外,缺碘时可通过反馈机制障碍,引起甲状腺增生纤维细胞损伤后,可转变为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如骨化性肌炎时,由于外伤引起肢体近端皮下及肌肉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发生骨化生。老年人的喉及支气管软骨可化生为骨。虽然化生的组织对有害的局部环境因素抵抗力增加,但失去了原有正常组织的功能,局部的防御能力反而削弱,甚至可以发生恶变。
相关习题:
1.男,50岁,30年吸烟史,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此种病理变化属于A. 支气管黏膜化生
B. 支气管黏膜肥大C. 支气管黏膜萎缩
D. 支气管鳞状细胞癌E. 支气管腺癌
答案:A【解析】本试题考核化生的概念。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后者是支气管的正常结构,而鳞状上皮则不是支气管的正常组成成分,说明原来的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转变为鳞状上皮,此种病理变化称为支气管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吸烟者和有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患者。本患者有30年吸烟史,很可能同时存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生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