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节滑膜炎
RA 早期滑膜充血、水肿、组织变得疏松。滑膜被覆细胞局部可脱落,表面滑膜组织可见坏死灶及纤维素渗出。毛细血管增生且通透性增高,故有较多浆液渗出到关节腔内。急性期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滑膜炎,此时滑膜细胞增生活跃,以A 型滑膜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增生较B 型细胞(成纤维样细胞)明显。滑膜细胞层可增厚达8~10 层。滑膜内小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并形成淋巴小结和B 细胞生发中心。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及机化,导致滑膜不规则增厚,表面形成许多小绒毛突入关节腔,尤以滑膜和软骨连接处为明显。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形成血管翳,侵蚀性长入软骨或骨表面,阻断了软骨从滑膜液中获取营养,致软骨表面糜烂和溃疡。增生的滑膜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释放蛋白多糖酶和胶原酶,进一步降解软骨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和胶原,从而加重软骨破坏。软骨下骨板破坏以及骨质疏松多在病变反复发作1~2年后明显可见,严重者可致病理性骨折。滑膜炎症纤维素性渗出、吸收和机化,造成相对关节面纤维素性强直,进一步引起骨质增生和钙盐沉积,则形成骨性关节强直。关节囊纤维化、韧带肌腱松弛、肌肉萎缩以及其他的机械作用,可导致关节挛缩、半脱位等关节畸形。
(二)RA 关节外表现
1﹒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RA 病变以类风湿结节、胸膜炎、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等多见。
(1)类风湿结节:常见于胸膜下、肺实质、叶间隔等部位。多见于关节病变较严重、RF 滴度较高的患者。从事矿工业或吸入过多粉尘的RA 患者肺内的类风湿结节称为类风湿尘肺,也称为Caplan 综合征,它的病理特点是结节纤维变性和中心区易有空洞形成。结节内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着,周围有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内有粉尘颗粒,凋亡细胞在结节周围形成黄白相间同心圆结构。
(2)肺间质病变:约占RA 呼吸系统损害的41%。早期改变是以血管、细支气管周围和间质纤维素性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炎或非特异性肺泡炎或细支气管炎。病变进一步发展致毛细血管及肺泡区广泛纤维化,细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肺泡间隔增宽、扭曲,肺间质纤维化,最终形成蜂窝肺。
(3)胸膜炎:约占RA 呼吸系统损害的38%,胸膜上可见类风湿肉芽肿。
2﹒心血管系统
心脏损害发生率为35%,其中心包炎占30%~40%,心肌炎占10%~20%,瓣膜病变占3%~20%,冠状动脉病变占15%。临床有明显症状的心包炎仅占1%,心包液多为渗出液,少数患者发生心包压塞和心包缩窄。瓣膜病变中常受影响的部位是主动脉瓣,其次是二尖瓣。表现为非特异的心瓣膜炎,在瓣膜环和基底部可有细小的类风湿肉芽肿,一般不影响瓣膜功能。心肌病变多数是局灶性或结节性肉芽肿。血管炎病变常参与心肌损害。
3﹒神经系统
类风湿血管炎和肉芽肿病变是引发脑、脊髓、周围神经、自主神经等损害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和颈椎半脱位引起的压迫性脊髓病变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