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考试资料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12-04-09        作者: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卫人网整理如下:

  1.青枝骨折: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手法复位的要点为: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再侧方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最后纠正前后移位。桡侧侧方移位不必完全纠正,尺侧侧方移位应矫枉过正,以避免发生肘内翻畸形。屈曲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半伸直位;伸直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小于900屈曲位,以骨折稳定又不影响手部循环为度。若屈曲位影响循环,稍伸直后骨折又不稳定,可在电视Х线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外加石膏托适当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牵引治疗,消肿后再石膏固定。

  3.牵引治疗: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

  4.开放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先复位固定骨折,观察1~3个月,若无恢复则行神经探查松解或修复术。

  6.缺血性挛缩: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对出现5“P”征者,首先复位骨折、解除压迫因素。仍无改善者,即应早期探查、修复血管,必要时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7.近愈标准:骨折对位满意,固定良好。手术后伤口愈合。

  8.治愈标准: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