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护师 >> 考试资料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12-09-10        作者: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是护师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人卫医学网总结如下:

  发病机制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明了。

  1、氨中毒学说: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之一

  (1)氨的形成和代谢:血氨主要来自肠道、肾脏和骨胳肌产主的氨。在结肠部位以 NH3弥散人黏膜内而被吸收,游离的NH3有毒性,且能透过血脑屏障;NH4+呈盐类形式存在。相对无毒,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游离氨NH3与NH4+的互相转化受肠腔pH值的影响。

  当结肠中pH>6时,NH3大量弥散入血;pH<6时,则NH4+从血液中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此外,肾脏以及骨骼肌活动时也能产氨。

  机体清除血氨的途径有:①在肝脏内将有毒的氨合成为无毒的尿素;②体内脑、肾等组织利用和消耗氨;③肾小管排出氨;④血氨过高时少量氨自肺排出。

  (2)血氨增高与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患者血氨增加的原因是血氨生成过多和代谢清除过少。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利用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而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氨的毒性作用:干扰脑细胞的三羧酸循环,使大脑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以致不能维持正常功能。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肝功能衰竭时,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在肝内清除发生障碍而进入脑组织,形成异常的酪胺和苯乙醇胺。它们取代了突触中的正常递质,使神经传导发生障碍而出现意识障碍和昏迷。正常递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被假性神经递质取代后,乙酰胆碱占优势,出现扑翼(击)样震颤。

  3、色氨酸:脑中增多的色氨酸衍生更多的5—羟色胺,后者是中枢神经某些神经元的抑制性递质,有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能与昏迷有关。

  临床表现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病人应答尚准确,但有时吐词不清且较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持续数天及数周,因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二期(昏迷前期) 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不能完成简单计算。言语不清,举止反常,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此期病人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巴彬斯基征阻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表现异常。

  三期(昏睡期) 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存在或加重,病人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扑翼样震颤仍存在,脑—电图有异常表现,锥体束征呈阳性。

  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腱反射肌张力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脑电图明显异常。

  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肝性脑病常有明显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各种感染。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