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内科病人心理护理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整理如下:
一、内科病人心理护理
(一)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思想负担加重
2.有多种心理反应
3.心理矛盾突出考试用书
(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措施
1.内科护士要理解、同情病人。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仔细研究病人的心理需要。根据病人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2.做诊疗检查和护理操作前,护士向病人作好说明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信任。提高病人的适应程度,有利于做好诊疗护理工作。
3.对产生依赖心理的病人,在给予必要的合理照顾的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配合暗示疗法,鼓励病人自我锻炼,消除疑虑,增强自理能力的信心。
4.对有沮丧、绝望心理的病人,应多关怀、体贴、鼓励,争取病人家属和朋友的积极支持,鼓励和帮助病人共渡难关。
5.对盲目自信、产生自持心理的病人,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发挥病人对诊治和护理的主观积极性。
6.对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病人,要加强心理卫生指导,寻找合理疏泄的途径,摆脱心理障碍,保持生理心理平衡。
二、内科疾病各期病人的护理
(一)内科疾病各期病人的特点
1.急性病期——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猛,自觉症状明显,常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
2.慢性病期——病期冗长,身体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不能完全康复。病情时好时坏,疗效不显著,病人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造成病人许多躯体痛苦和精神折磨。
3.疾病康复期——疾病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改变已基本修复,进入了健康好转或功能恢复阶段,特殊情况下可留有后遗症、废用性残疾。
4.老年人护理——老年人的脏器和神经系统功能有所衰退,代偿能力和免疫功能减低,常有多种疾病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