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病的基本概述及症候特征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狂病的基本概述
狂病系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致使痰火壅盛、闭塞心窍、神机错乱所引起的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特征的临床常见多发的精神病。青壮年罹患者多。
本病源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病能论》又曰:“有病狂怒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素问·阳明脉解》指出:“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对本病病因病机,临床病象、治法、方剂均作了详细描述。《灵枢·癫狂》设专篇论癫狂病的表现与鉴别诊断,尤在针灸治疗上为详,首创“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点穴法治狂病。嗣后《难经》不但总结“重阳者狂”,并对癫与狂病的不同表现加以鉴别。至金元,虽有癫、狂、痫的提法·,然始终相提并论,混而不清。明代王肯堂始将其详辨,恢复了《内经》论癫狂痫之区别。清代王清任首创“气血凝滞”说,且创制癫狂梦醒汤用以治疗癫狂病。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与躁狂型精神病等,具有本病证候特征、舌苔脉象者,可参考本节
证候特征
狂病以动而多怒、兴奋性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常以喧扰不宁、躁妄骂詈、不避亲疏、逾垣上屋、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甚至持刀杀人等凶狂之象为主。
上一篇:狂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一篇:胸痹的转归预后及预防与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