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护士执业 >> 考试资料
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电针法)
发布时间:2012-05-31        作者:

  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电针法)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电针法

  电针是在针刺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代替人做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节省人力,控制刺激量。电针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可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 适应范围

  电针的适应范围基本同毫针刺法,临床常用于:

  ◆ 各种痛证、痹证。

  ◆ 心、胃、肠、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

  ◆ 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

  ◆ 针刺麻醉。

  ② 物品准备

  治疗盘:电针仪、毫针盒、无菌持物镊、棉签、棉球、皮肤消毒液、弯盘、浴巾、屏风。

  操作程序

  ①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② 核对医嘱,选好穴位,皮肤消毒,按毫针刺法进针。

  ③ 得气后,将电针仪输出电位器调至“0”,再将电针仪的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两根针柄上。打开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慢慢调至所需电流量(有酸麻感,局部肌肉抽动)。

  ④ 通电时间一般为5~20分钟。

  ⑤ 需强刺激时,应由小到大调节电流量,切勿突然增强。行针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以防发生意外。

  ⑥ 电针完毕,将电位器拨至“0”位,关闭电源,拆除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⑦ 协助病人衣着,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