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护师 >> 考试资料
脑性瘫痪
发布时间:2012-07-06        作者:

  初级护师考试脑性瘫痪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整理如下:

  脑性瘫痪是一组在小儿发育早期阶段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致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抽搐、语言和视觉功能障碍。

  一、病因:

  分为三类:①出生前因素②出生时因素③出生后因素

  发病机制:大脑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神经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变性,有坏死区、变性区及囊腔形成。

  二、临床表现

  1.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类:

  (1)痉挛型瘫痪 最常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尤以下肢最明显。瘫痪形式可有四肢瘫、偏瘫、截瘫和单瘫。

  (2)手足徐动型:多数肌张力减低,同时伴有无目的、不自主的动作或动作过多,可呈震颤、舞蹈样动作,睡眠时消失。

  (3)共济失调型:步态不稳、肌张力低下、指鼻试验阳性

  (4)混合型:痉挛型和运动障碍型并存多见,表现为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可伴有癫痫发作、语言障碍、视觉、听觉障碍等。

  2.按瘫痪累及的部位分类

  双瘫(四肢瘫,但双下肢较重)

  四肢瘫(四肢和躯干均受累)

  截瘫(下肢受累,上肢躯干正常)

  偏瘫

  三肢瘫

  单瘫

  3.伴随症状和疾病 患儿合并智力低下、听力和语言发育障碍,其他还有视力障碍、易激惹、小头畸形、癫痫、流涎等。

  三、辅助检查

  1.脑干听觉诱发实验 阳性率约1/3.

  2.影像学检查(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积水、钙化灶及畸形等表现。

  四、治疗原则  早诊断早治疗、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功能训练(体能、技能、语言训练)、矫形手术、减轻伤残程度。

  六、护理措施

  1.营养维持

  2.功能训练  协助瘫痪肢体被动和主动活动,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

  3.防止外伤与意外  加床挡、勿强行按压患侧肢体,锻炼时注意保护

  4.皮肤护理  防止臀红和褥疮发生

  5.健康教育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