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小儿体格生长指标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整理如下:
1.体重:个体差异平均体重±10%
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
⑴新生儿体重:男孩出生体重平均为3.3+0.4kg,女孩少0.1kg.
⑵一岁以内体重增长规律,前半年增长最快,每月平均增长约600-800克,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300-400克,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的2倍(6kg)。1岁体重为出生的3倍约9kg.2岁时体重4倍于出生体重(12kg)。
推算公式:
半岁前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6(kg)+月龄×0.25(kg)
2~12岁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kg)=年龄×2+7或8(kg)
2.身长:足月初生儿的身长约为50厘米。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6个月时达65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全年约增长25厘米,因此一岁时身长约为75厘米,一岁后增长减慢,全年增长10厘米,因此2岁小儿身长约85厘米,2岁以后增长更慢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故2~12岁小儿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身高=年龄×7+70(cm)
身长可分为上部量及下部量。新生儿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比例为60%:40%,中点在脐以上。2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3.坐高:一般3岁以上小儿测坐高。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7%,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4岁时坐高占身长的60%,14岁时坐高占身长的53%.
4.头围:出生为平均为33-34cm,第一年增长较快,前3个月和后9个月都增长6cm,1岁时46cm.
5.胸围:出生时平均为32cm,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1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差数(cm)约等于其岁数减1.
6.腹围:2岁时腹围与胸围约相等,2岁后则腹围较胸围小。
7.上臂围:上臂围是骨骼、肌肉和皮肤,皮下组织的综合指标,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及营养状况。主要用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
上一篇:护师考试资料:生长发育
下一篇: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