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淋病诊断治疗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疾病首位。淋菌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双排列,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易将其杀灭。淋菌对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有亲和力,常隐匿于女性泌尿生殖道引起感染。
诊断
根据不良的性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
1. 分泌物涂片检查 取宫颈管或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氏染色,急性期见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可作为筛查手段。
2. 分泌物淋菌培养 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方法。对临床表现可疑、涂片阴性或需作药物敏感试验者,取宫颈管分泌物送培养,其培养阳性率为80%~90.5%.对可疑淋菌盆腔炎并有盆腔积液者可行后穹隆穿刺,取穿刺液做涂片检查及培养。对疑有播散性淋病者,应在高热时取血做淋菌培养。
治疗
治疗应尽早、彻底,遵循及时、足量、规范用药原则。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轻症大剂量单次给药;重症应连续每日给药,保证足够治疗时期彻底治愈。20%~40%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同时应用抗衣原体药物。孕期禁用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妊娠期淋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治疗,首选头孢曲松钠1g,单次肌注,加用红霉素0.5g每日4次口服,连用7~10日。
预防
在淋病高发地区,孕妇应于产前常规筛查淋菌,最好在妊娠早、中、晚期各作一次宫颈分泌物涂片镜检或淋菌培养,以便及早确诊并得到彻底治疗。
上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
下一篇:小儿贫血分类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