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症状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
病原治疗及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1. 病原治疗
(1)青霉素G 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成人800万~1200万U/d,儿童15万~20万U/(kg.d),分4次静脉滴注。疗程5~7日。
(2)氯霉素 脑膜炎球菌对氯霉素高度敏感。该药较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剂量为成人2~ 3g/d,儿童50mg/(kg.d),可口服、肌注、静脉给药。因其骨髓毒性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时间使用,一般为5~7日。
(3)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成人4~6g/d,儿童100~150mg/(kg.d),分次静滴;或头孢曲松成人2~4g/d,儿童50~100mg/(kg.d),分次静滴。
(4)磺胺药 在我国部分基层医院仍为治疗轻型、普通型的首选药物。首选复方磺胺嘧啶(双嘧啶),成人首次4片,以后每日2次,每次3片。儿童剂量SD 按75~100mg/(kg.d),TMP按5~10mg/(kg.d)计算,分2次口服。必要时可改用静脉滴注或肌注。疗程5~7日。用药同时须加用碳酸氢钠(SB)以防止磺胺对肾脏的损害。
2. 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须紧急抢救,多数患者死于入院后12~24小时或转诊途中,故应就地抢救治疗。
(1)休克型的治疗 重点是抗休克及防治DIC.抗休克见中毒型痢疾治疗;DIC早期应用肝素有利于减少出血及纠正休克,每次剂量为0.5~1mg/kg加入100ml液体中静滴,每4~6小时重复一次。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剂量用法同前。
(2)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抗菌治疗同休克型。重点是减轻脑水肿,防治呼吸衰竭和脑疝。
为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亦应同休克型一样早期使用莨菪类药物如654-2等。脱水剂以20%甘露醇为主,每次1~2g/kg,根据病情每隔4、6或8小时1次,静脉推注或快速静滴,直至呼吸、血压恢复正常,瞳孔两侧等大及其他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好转为止。呼吸衰竭的处理见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3)混合型的治疗 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休克和颅内压增高症状,应分析当时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使用解除微循环血管痉挛的药物。如休克明显,应尽快补充血容量,同时脱水;如颅内压增高突出,则先用脱水剂、兼顾休克的治疗;二者均较重时,在补液同时给予脱水疗法。在有效的抗菌治疗下,对暴发型流脑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用法及剂量同中毒型菌痢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