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房间隔缺损诊断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房间隔缺损(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5%~10%.女性较多见。由于小儿时期症状多较轻,不少患者到成人时才发现。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ASD 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原发孔型(Ⅰ孔型),约占15%;②继发孔型(中央型),约占75%;③静脉窦型,约占5%,又分为上腔型和下腔型;④冠状静脉窦型,约占2%.临床上以继发孔型ASD 最常见。
1. 根据病史、体检。
2. X线检查 心脏外形轻至中度扩大,以右心房、右心室扩大为主,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叶充血明显,可有肺门“舞蹈”,主动脉影缩小。
3. 心电图 典型表现为电轴右偏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部分患者右心房右心室肥大。原发孔未闭者,常有电轴左偏及左室肥大。
4. 超声心动图 右心房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呈矛盾运动(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所致)。主动脉内径缩小。扇形四腔心切面可显示房间隔缺损大小及位置。
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分流的部位、方向及估测分流量大小。
5. 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可发现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导管可通过缺损进入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