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期内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主要由受寒引起,表现为低体温,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寒冷季节、出生1周内新生儿、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多见,常有保暖或喂养不当史,或严重感染、窒息史。
临床表现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以早产儿多见。
1. 一般情况 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体温不升(“五不一低下”)。2. 低体温 发病初期表现体温降低,常降至35℃(肛温)以下,轻症为30~35℃;重症< 30℃(肛温),四肢或全身冰冷,常伴有心率减慢。
3. 硬肿 由皮下脂肪积聚部位硬化和水肿所形成,表现皮肤硬肿,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感染或窒息引起者皮肤硬而不肿犹如皮革状。严重时可致面部表情呆滞、关节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4. 肤色 早期颜面、四肢皮肤潮红如熟虾,严重者面色苍白或发灰。
5. 多器官功能受损 早期常见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及微循环障碍等,严重时出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的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