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梅毒诊断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诊断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早期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产生严重症状及体征,造成劳力丧失或死亡。患梅毒孕妇能通过胎盘将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晚期流产、早产、死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
根据不良的性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
1. 病原体检查 即暗视野镜检。一期梅毒在硬下疳部位取少许血清渗出液或淋巴穿刺液放于玻片上,滴加0.9%氯化钠液后置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依据螺旋体强折光性和运动方式进行判断,可以确诊。
2. 梅毒血清学检查 非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常规筛查梅毒方法,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血清不加热反应素玻片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此类检查主要是检查患者有无抗脂质抗体(反应素)存在,操作简便,滴度可反映疾病进展,用于普查、婚检,敏感性高,特异性低。若VDRL、USR及RPR阳性,应做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试验。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确定血清特异性抗体,常用方法有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和苍白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近年已开展用PCR技术取羊水检测螺旋体诊断先天梅毒。
3. 脑脊液检查 淋巴细胞≥10×106/L,蛋白>50mg/dl.VDRL阳性为神经梅毒。
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范。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及治疗。
1. 早期梅毒 包括一、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0~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 小时1 次,连服15 日。或多西环素100mg,每日两次口服,连用15日。
2. 晚期梅毒 包括三期及晚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0日,必要时间隔两周后重复治疗一疗程;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若青霉素过敏,可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类仍过敏,最好采用青霉素脱敏处理。
3. 先天梅毒 因母血梅毒螺旋体IgG 抗体可经胎盘到胎儿,若脐血或新生儿血中RPR滴度高于母血4 倍,可诊断新生儿受染。先天梅毒新生儿应作腰穿取脑脊液查RPR 或VDRL、白细胞计数与蛋白,所有已确诊为先天梅毒的新生儿需进行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d),肌肉注射,连续10~15日。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5万U/(kg.d),一次肌肉注射。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7.5~12.5mg/(kg.d),分4次口服,连续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