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与诊断
|
分期 |
特点 |
|
急性发作期 |
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剧,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多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 |
|
慢性持续期 |
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胸闷等) |
反复发作、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是本病的特征,该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
|
|
检测目的与变化特点 |
|
|
通气功能检测(哮喘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呼气流速指标(显著下降 |
FEVl↓、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 |
|
肺容量指标 |
用力肺活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 |
|
|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 |
测定气道反应性 |
FEV1 下降≥20%,可诊断为激发试验阳性 |
|
支气管舒张试验(BDT) |
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 |
哮喘患者舒张试验阳性 |
|
PEF 及其变异率测定 |
PEF 可反映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 |
哮喘发作时PEF 下降 若昼夜(或凌晨与下午)PEF 变异率≥20%,则符合气道气流受限可逆性改变的特点 |
|
痰液检查 |
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
|
|
X 线检查 |
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发作时呈过度充气征象 |
|
相关习题:
关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强迫端坐位
B. 出现严重呼气性呼吸困难
C. 呼吸动度增大、呈吸气位
D. 语音震颤减弱
E. 大汗淋漓伴发绀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