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包括:①加强人群免疫;②改善卫生条件;③加强健康教育;④加强传染病监测;⑤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⑥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⑦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2. 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传染病报告和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多种预防措施。(1) 传染病报告:任何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
责任报告单位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
|
疫情责任报告人 |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包括个体开业医生皆为疫 情责任报告人 |
|
应于2 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情况 |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
|
应于24 小时内报告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情况 |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
(2)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
患者 |
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
病原携带者 |
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其病原体检查2~3 次阴性后 |
|
接触者 |
应接受检疫,具体措施包括: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 |
|
动物传染源 |
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 对危害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应予捕杀、焚烧或深埋 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以隔离治疗 此外还要做好家畜和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 |
(4) 针对易感者的措施:①免疫预防;②药物预防;③个人防护。
相关习题:
1. 下列选项中,可造成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A. 免疫接种
B. 新生儿增加C. 隐性感染
D. 非易感人群迁入E. 传染病流行后
答案:B2. 在城镇,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向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A. 2 小时内 B. 3 小时内 C. 6 小时内 D. 12 小时内 E. 24 小时内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