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中毒 |
慢性中毒 |
接触毒物的剂量和时间 |
短时间或一次性接触 |
小剂量、长时间反复接触 |
临床特点 |
发病急骤,症状多较严重,变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
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多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易误诊、漏诊 |
皮肤黏膜 |
灼伤 |
硝酸灼伤皮肤黏膜痂皮呈黄色,盐酸痂皮呈棕色,硫酸痂皮呈黑色 |
发绀 |
亚硝酸盐、苯胺或硝基苯等中毒时,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出现发绀 |
|
樱红色 |
一氧化碳及氰化物中毒时,口唇黏膜呈樱红色 |
|
黄疸 |
毒蕈、鱼胆或四氯化碳中毒损害肝脏会出现黄疸 |
|
眼球 |
瞳孔扩大 |
见于阿托品、莨菪碱类中毒 |
瞳孔缩小 |
见于有机磷杀虫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中毒 |
|
视神经炎 |
见于甲醇中毒 |
|
神经系统 |
谵妄 |
见于阿托品、乙醇或抗组胺药中毒 |
肌纤维颤动 |
见于有机磷杀虫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中毒 |
|
呼吸系统表现 |
乙醇中毒呼出气有酒味;氰化物有苦杏仁味;有机磷杀虫药、黄磷、铊等有蒜味 |
2. 金属中毒常用的解毒药
毒物种类 |
毒物络合剂 |
铅、锰中毒 |
依地酸钙钠、促排灵 |
砷、汞、锑中毒 |
二巯丙醇、二巯丁二钠或二巯丙磺钠 |
铁、镍、铊中毒 |
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或去铁胺 |
1. 对危重急性中毒者,治疗上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 吸氧B. 导泻
C. 维持生命体征并终止毒物接触D. 洗胃
E. 使用特效解毒药答案:C
2. 氰化物中毒时,病人的呼吸气味可呈A. 烂苹果味 B. 蒜味 C. 腥臭味 D. 酒味 E. 杏仁味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