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知识点充血及相关习题
充血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
1. 充血的分类、病变及后果
|
动脉性充血 |
静脉性充血(淤血) |
特点 |
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 |
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
原因 |
生理性充血:如运动时的骨骼肌充血 病理性充血:如炎症性充血 |
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心力衰竭 |
肉眼观 |
充血的器官和组织体积轻度增大 |
局部组织和器官肿胀,呈紫红色 |
镜下 |
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
局部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过多的红细胞积聚 |
2. 肺淤血与肝淤血
|
肺淤血 |
肝淤血 |
病因 |
由左心衰竭引起 |
常由右心衰竭引起 |
肉眼观 |
肺体积增大,暗红色,切面流出泡 沫状红色血性液体 |
慢性患者,肝小叶中央区因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 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
镜下 |
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 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
可见肝细胞变性、萎缩、坏死 |
备注 |
长期慢性淤血可致肺褐色硬化 |
长期肝淤血可导致淤血性肝硬化 |
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
A.心力衰竭细胞
B.纤维蛋白
C.伊红色水肿液
D.嗜中性粒细胞
E.黏液
答案:C
上一篇:血栓形成(病理学习题)
下一篇:细胞、组织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