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1. 下列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属于癌前病变的是A. 肠上皮化生
B. 假幽门腺化生C. 黏膜重度萎缩,腺体减少
D. 重度不典型增生E. 淋巴滤泡增生
解析:重度非典型增生累及上皮2/3以上,尚未达到全层且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
A. 明显肠上皮化生B. 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
C. 假幽门腺化生D. 胃小凹上皮增生
E. 假幽门腺化生伴肠上皮化生3. 患者女,29岁。上腹隐痛3年余,近半年来厌食,消瘦乏力,先后三次胃镜检查,均示胃体部大弯侧黏膜苍白,活检黏膜为中度不典型增生。
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A. 补充微量元素锌、硒
B. 口服胃蛋白酶合剂C. 手术切除
D. 口服米索前列醇E. 胃镜随访,视病情是否进展
解析:中度不典型增生尚可逆转,故可随访;重度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需要治疗。4. 原位癌的定义正确的是
A. 早期癌B. 原发癌
C. 癌前病变D. 在原地的癌
E. 为突破基底膜的癌5. 癌与肉瘤的主要病理区别是
A. 发生的部位不同B. 肿瘤的大小不同
C. 肿瘤的颜色不同D. 发生的年龄不同
E. 组织来源不同6. 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
A. 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B. 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C. 肿瘤大小D. 组织来源
E. 肿瘤体积7. 不属于肉瘤特征的病理改变是
A. 间质结缔组织少B. 瘤细胞呈巢状
C. 多经血行转移D. 切面呈鱼肉状
E. 瘤组织内血管丰富解析:巢状为癌的特征。
8. 关于肿瘤,错误描述是A. 癌比肉瘤多见
B. 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C. 癌的淋巴道转移比肉瘤的多见
D. 球瘤都属良性E. 肉瘤多发生于青年人
解析:球瘤不一定都是良性。9.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是
A. 癌 B. 肉瘤 C. 母细胞瘤 D. 类癌 E. 原位癌10. 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
A. 浸润性生长、无包膜B. 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
C. 通过血道转移D. 组织来源
E. 肿瘤大小11. 关于下列恶性肿瘤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老年恶性肿瘤发展相对缓慢B. 儿童肿瘤多为肉瘤
C. 胃癌、鼻咽癌常有家族史D. 乙型肝炎和肝癌相关
E. 肠息肉与大肠癌相关解析:青少年多为肉瘤。
12. 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是A. 直接蔓延
B. 血道转移C. 种植性转移
D. 淋巴道转移E. 直接转移
13. 患者女,59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小的病变是A.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B. 转移癌C. 恶性淋巴瘤
D. 淋巴结结核E. 转移性肉瘤
解析:肉瘤以血道转移为主,颈部淋巴结为淋巴转移。14. 下列最容易见到角化珠的是
A. 分化好的鳞癌B. 分化好的腺癌
C. 移行细胞癌D. 分化差的鳞癌
E. 分化差的大细胞癌15. 容易见到角化珠的癌可以确诊为
A. 分化好的鳞癌B. 基底细胞癌
C. 分化差的鳞癌D. 移行细胞癌
E. 上皮细胞癌解析:分化好的鳞癌癌巢中,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分化差者,癌细胞无角化珠,细胞间桥少或无,而呈明显异型性。
16. 一淋巴结作病理切片检查,淋巴结内见成团的异型细胞,并有病理性核分裂象和角化珠形成,应诊断为A.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B. 良性淋巴瘤C. 淋巴结结核
D. 恶性淋巴瘤E. 淋巴结转移性鳞癌
解析:恶性肿瘤见到角化珠即可定位鳞癌。17. 癌细胞团中有较多癌珠存在,可诊断
A.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B.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C. 高分化腺癌D. 低分化腺癌
E. 小细胞癌18.T细胞淋巴瘤是下列哪个肿瘤
A. 伯基特淋巴瘤B.B淋巴瘤
C. 免疫母细胞淋巴瘤D. 滤泡中心细胞型淋巴瘤
E. 扭曲性淋巴细胞型淋巴瘤解析:T 细胞性淋巴瘤包括扭曲性淋巴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淋巴上皮样细胞淋巴瘤。
19. 属于抑癌基因的是A.Rb
B.rasC.myc
D.c-erbB-2E.sis
解析:抑癌基因最多见的是p53 基因和Rb基因。20. 目前认为,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不密切的肿瘤是
A. 食管癌 B. 胃癌 C. 胆囊癌 D. 大肠癌 E. 肝癌解析:亚硝胺类化合物常可引起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大肠癌、肝癌等。
参考答案:1.D 2.B 3.E 4.E 5.E 6.D 7.B 8.D 9.B 10.D 11.B 12.B 13.E 14.A 15.A 16.E 17.B 18.E 19.A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