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 充血的病理改变A. 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
B. 炎症时血管扩张C. 动脉输入血量增多
D. 静脉输入血量增多E. 白蛋白增多
2. 淤血不会引起的病理改变是A. 水肿
B. 血栓形成C. 变性、坏死
D. 纤维组织增生E. 实质细胞增生解析:淤血会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而不会引起实质细胞增生。
3. 肺组织检查显示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可能诊断A. 感染性心内膜炎
B. 慢性充血性心衰C. 肾衰
D.ITPE. 梗死
解析:慢性肺淤血时,可见肺泡壁变厚及纤维化、肺水肿、肺出血,并见大量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4. 槟榔肝的典型病理改变是
A. 肝小叶结构破坏B. 肝细胞坏死
C. 肝细胞增生D. 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
E. 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解析: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严重淤血呈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肝细胞因脂肪变性为黄色,致使肝脏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状,如同槟榔的切面,称为槟榔肝。
5. 引起槟榔肝的原因是A. 门脉性肝硬化
B. 胆汁性肝硬化C. 酒精性肝硬化
D. 慢性肝淤血E. 肝炎性肝硬化
解析:淤血对机体的影响:①淤血可致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②脏器实质细胞的萎缩、变性和坏死;③长期慢性淤血可致脏器硬化。6. 不属于淤血的后果是
A. 水肿B. 出血
C. 实质细胞变性坏死D. 上皮组织增生
E.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7. 下列均为血栓形成的条件,除了
A. 血管内皮损伤B. 新生血小板增多
C. 涡流形成D.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E. 组织因子释放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②血流缓慢或涡流;③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溶酶应该是降低而不是增加。
8. 关于血栓的叙述,错误的是A. 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
B. 层状血栓是混合血栓C. 下肢血栓多于上肢血栓
D. 毛细血管内血栓多为纤维蛋白性血栓E. 静脉血栓多为红色血栓
解析:静脉血栓多为混合血栓。9. 血栓头部一般属于
A. 白色血栓B. 红色血栓
C. 透明血栓D. 混合血栓
E. 红色与透明血栓解析:血栓头部多为白色血栓,血栓体部多为混合血栓,尾部多为红细胞积聚形成的红色血栓。
10. 关于血栓的论述,错误的是A. 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
B. 动脉瘤内血栓多为混合血栓C. 下肢血栓多于上肢
D. 静脉内血栓尾部多为红色血栓E. 毛细血管内血栓多为白色血栓
解析:毛细血管内血栓多为透明血栓。11. 血栓转归中不会发生的是
A. 钙化B. 溶解
C. 化生D. 机化
E. 吸收解析:血栓的结局常为:①血栓软化、溶解、吸收;②血栓机化;③血栓钙化。
12.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纤维素血栓易溶解吸收
B. 可继发血管炎C. 血栓再通可恢复正常循环
D. 可阻塞动脉静脉E. 可形成静脉石
解析:血栓再通一般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状况。13. 活体内异常物体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的血管的过程叫
A. 梗死B. 栓塞
C. 梗塞D. 栓子
E. 阻塞(14~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静脉性充血B. 肺动脉栓塞
C. 心肌梗死D. 出血
E. 阻塞14. 股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
15.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参考答案: 1.C 2.E 3.B 4.E 5.D 6.D 7.D 8.E 9.A 10.E 11.C 12.C 13.B 14.B 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