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按期完整脱落病理
正常月经周期中第3~4天时,分泌期内膜已全部脱落,在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时,于月经第5~6天仍可见呈分泌反应的内膜。由于患者出血时间延长,使内膜失水,间质变致密,腺体皱缩。子宫内膜表现为混合型,残留的分泌期内膜与出血坏死组织及新生的内膜并存。临床表现
多见于生育期妇女。表现为月经间隔时间正常,但经期延长,长达9~10日,且出血量多。诊断
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下降缓慢。诊断性刮宫在月经周期第5~6天仍能见呈分泌期反应的内膜,且与出血期及增生期内膜共存。治疗
(1)孕激素 作用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完整脱落。(2)hCG用法同黄体功能不足。
相关习题:女,52岁,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时多时少,已持续两年,现阴道淋漓出血2周未净,妇科检查:宫颈外观正常,子宫正常大小、活动,双侧附件区无增厚、无包块,无压疼。
1. 如拟诊为围绝经期功血,首先应排除的疾病是A. 子宫肌瘤
B. 子宫内膜癌C. 宫颈癌
D. 子宫内膜炎E. 子宫腺肌病
2. 对于此患者行诊断性刮宫,错误的是A. 为此病例首选的辅助检查
B. 目的是明确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同时可止血C. 刮宫可立即进行
D. 若刮出烂肉样组织,只要达到活检病理要求量,应立即停止手术E. 若子宫内膜呈分泌型,则支持围绝经期功血
3. 若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首选治疗方案为A. 雌、孕激素联合疗法
B.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C. 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
D.hCG促排卵E. 子宫内膜切除术
「解析」 答案:1.B 2.E 3.C1.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注意除外子宫内膜癌可能。
2. 围绝经期功血属无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应呈增生型。若刮出烂肉样组织,应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只要达到活检病理要求量,应立即停止手术,以防扩散。3. 绝经期功血以止血(同前)和调整周期(月经周期后半期应用孕激素10日,共用3个周期)为原则。
上一篇:女性生殖系统:闭经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