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高度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hCG 滴度往往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值,血b-hCG大多在100kU/L以上;B型超声检查示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无妊娠囊,或无胎体及胎心搏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
鉴别诊断应与先兆流产、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相鉴别。可选用hCG 测定、B超检查、超声多普勒等辅助鉴别。
处理(1)清宫治疗
一经确诊,及时清宫。必须在输液、备血准备下进行。术中为防止出血或穿孔可使用缩宫素,但需在宫口扩大后给药。尽量1次吸净,子宫过大者可在1周后第2次刮宫,刮出物送病理。
(2)预防性化疗
葡萄胎恶变率为10%~25%,对有恶变倾向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性化疗。适应证:年龄>40岁;hCG 值异常升高或刮宫后下降不明显;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黄素囊肿>6cm;无条件随访者。一般选用氟尿嘧啶或放线菌素D单药化疗。
(3)手术治疗
患侧附件切除术:卵巢黄素囊肿急性扭转时间长发生坏死者需行此项治疗,轻者可行穿刺吸液处理。子宫切除术:>40岁,无生育要求,子宫迅速增大者,无化疗及随访条件者可考虑。
随访葡萄胎排出后,仍有恶变的可能,故应定期随访,至少2年。随访的内容包括:
(1)hCG测定:葡萄胎清除后,开始3个月每周复查1次直至降至正常。此后3个月每2周复查1次,然后每个月复查1次持续半年,第2年改为每半年复查1次,共随访2年。(2)注意阴道异常流血情况。
(3)注意咳嗽、咯血等转移灶症状。(4)复查B超、X线胸片。
(5)嘱患者使用阴茎套避孕至少2年。相关习题:
女性,25岁,平时月经规则,3个月前妇科检查有小肌瘤,现停经2月余,阴道流血10天,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14周大,软,轻压痛,双附件区触及5cm 囊性包块,壁薄,活动好,无压痛,血hCG增高明显。1. 此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宫外孕B. 卵巢巧克力囊肿
C. 葡萄胎D. 子宫肌瘤红色变
E. 早孕合并子宫肌瘤2. 为确诊应受先进性的检查是
A.B超 B. 血清CA125测定 C. 盆腔CT D. 腹部X线摄片 E. 腹腔镜检查3. 最合适的治疗是
「解析」 答案:1.C 2.A3.A1. 患者有停经史及阴道出血史,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相符,增大、变软,双附件区触及囊性包块,血hCG增高明显,故高度怀疑葡萄胎。若在阴道排出物中查见水泡状组织,葡萄胎的诊断基本可以肯定。
2.B超是最简便易行诊断葡萄胎的方法。B型超声检查时见明显增大的子宫腔内充满弥漫分布的光点和小囊样无回声区,仪器分辨率低时呈粗点状或落雪状图像,但无妊娠囊,也无胎儿结构及胎心搏动征。3. 葡萄胎一经确诊,及时清宫。必须在输液、备血准备下进行。术中为防止出血或穿孔可使用缩宫素,但需在宫口扩大后给药。尽量1次吸净,子宫过大者可在1周后第2次刮宫,刮出物送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