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简称,是发生于子宫平滑肌及纤维结缔组织的肿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个别患者诊断困难,可通过B超、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性刮宫等协助诊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妊娠子宫、子宫腺肌病、子宫恶性肿瘤、子宫畸形、子宫肥大症、卵巢肿瘤和盆腔炎性包块等。
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部位、增长速度、有无合并贫血等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1. 随访观察 肌瘤小、无症状者,通常不需治疗,尤其近绝经期患者,绝经后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如肌瘤大小稳定或增长缓慢,可每年随诊1次。对生长迅速或绝经后肌瘤继续增长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出现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应行诊断性刮宫。2. 药物治疗 适用于近绝经期、症状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者。
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月经量和盆腔不适。雄激素 拮抗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直接作用于子宫,使肌层及血管平滑肌收缩,减轻盆腔充血,减少出血。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长效GnRH-a抑制垂体-卵巢轴,降低雌、孕激素水平,从而抑制肌瘤生长。通常在用药3个月后肌瘤明显缩小,但停药后肌瘤可迅速恢复至原来水平,主要用于经阴或微创手术前的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有利于手术操作。主要副作用为低雌激素症状。3.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子宫超过10周妊娠子宫大小;重度继发性贫血经保守治疗无效,特别是黏膜下肌瘤致重度贫血者;出现膀胱和(或)直肠压迫症状;肌瘤生长迅速,疑恶变者;肌瘤致反复流产和不孕;肌瘤引起腹痛、性交痛或肌瘤蒂扭转引起急性腹痛者。手术方式 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肌瘤多而大,症状明显,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关习题:女性,28岁。足月产后5天,下腹疼痛3天,发热1天,阴道分泌物无异味,子宫增大,既往有子宫肌瘤史。
1. 本例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 产褥感染
B. 肌瘤恶性变C. 肌瘤玻璃样变
D. 肌瘤囊性变E. 肌瘤红色样变
2. 处理正确的是A. 子宫切除 B. 雄激素治疗 C. 对症处理 D. 肌瘤剔除术 E. 不需治疗
「解析」 答案:1.E 2.C1. 肌瘤红色变性多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可有急性腹痛、发热、肌瘤迅速增大等临床表现,剖面呈暗红色,质软,漩涡状结构消失。
2. 肌瘤发生红色变性,采用保守治疗,对症处理后多能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