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心脏传导阻滞及相关习题
【治疗】
病因很多,主要有炎症、缺血、梗死、纤维化以及房室肥大扩张,损伤了传导组织。一般来说,左束支阻滞主要见于影响左心室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炎、心肌病等),右束支阻滞主要见于影响右心室的疾病(例如肺心病、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右冠状动脉病变等)以及主要影响左心室的疾病在中晚期累及右心室(例如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根据心电图表现,房室传导阻滞共分为三类如下:
一度AVB表现为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PR间期0.20秒(老年人PR间期>0.22秒),或对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心率没有明显改变而PR间期延长超过0.04秒,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可随年龄、心率而变化。二度Ⅰ型AVB(Wenckebachblock)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值多呈递减),直到1个P波后脱漏1个QRS波群,漏搏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Wenckebachphenomenon)。通常以P波数与P波下传数的比例来表示房室阻滞的程度,例如4∶3传导表示4个P波中有3个P波下传心室,而只有1个P波不能下传。
二度Ⅱ型AVB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一般认为,绝对不应期延长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电生理改变,且发生阻滞部位偏低。凡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QRS波群脱漏者,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呈3∶1、4∶1传导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三度AVB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如果偶尔出现P波下传心室者,称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时,如果出现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则为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1.右束支阻滞①QRS时限达0.12s以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QRS时限<0.12s;②V1导联呈rsR,R波粗钝。V2、V6呈qRS,S波宽阔;③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2.左束支阻滞①QRS时限达0.12s以上;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QRS时限<0.12s;②V5、V6导联R波宽大,顶部有切迹或粗钝,其前方无q波;V1导联呈宽阔的QS波或rS波形;③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3.左前分支阻滞①电轴左偏;②Ⅰ、aVL导联呈qR波,Ⅱ、Ⅲ、aVF导联呈rS波;③QRS时限<0.12s.
4.左后分支阻滞①电轴右偏;②Ⅰ导联呈rS波,Ⅱ、Ⅲ、aVF导联呈qR波,且RⅢ>RⅡ;③QRS时限<0.12s.【治疗】
1.病因治疗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炎症;阿托品消除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停用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乳酸钠静脉滴注治疗高血钾;氯化钾补充纠正低血钾等。2.避免使用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阿托品能加速房室传导并纠正文氏现象,但它加速心房率,使二度Ⅱ型传导阻滞加重,尤其QRS波宽大畸形者不宜应用。后者如发生过心源性晕厥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宜安装房室起搏器治疗。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在40次/分以上,且节律稳定又无明显症状者,可病因治疗;如心室率过缓,QRS波宽大畸形且发生过心源性晕厥者,宜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在起搏器治疗以前,可试用麻黄素25mg,阿托品0.3mg,每日3次口服,或异丙肾上腺素片5~10mg舌下含化,每日4次。反复发生晕厥者静滴异丙肾上腺素(1~4μg/min)治疗,并积极准备安装起搏器。
相关习题
【试题1】男性,35岁,有肥厚型心肌病病史,生气后突然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心电图如下
1.该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
A.心房扑动B.心房颤动
C.室性心动过速
D.心室扑动
E.心室颤动
2.应立即给予
A.利多卡因
B.胺碘酮
C.同步直流电复律
D.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E.临时起搏器
3.经上述抢救后,患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最恰当的处理为
A.静脉注射毛花苷丙
B.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C.静脉注射胺碘酮
D.同步直流电复律
E.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解析】答案:1.E2.D3.C
1.心电图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频率为250~500次/分。故选B,为心室颤动。
2.室颤一经发现应立即非同步电击除颤,除颤能量200~400J.除颤成功后一般要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以免室颤复发。故选D.
3.胺碘酮适用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预防室颤发生,减少猝死。普罗帕酮也有效,但一般不用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电复律虽然有效,但不能维持窦律,洋地黄对室性心律失常无效,故选C.
【试题2】男性,62岁,心前区痛2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弓背向上抬高。
1.目前诊断为
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B.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E.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2.患者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全身发绀,心电监护示窦缓,心率30次/分,血压测不到,说法错误的是
A.阿托品静脉注射
B.多巴胺静脉注射
C.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D.异丙基肾上腺素静脉注射E.胺碘酮静脉注射
3.经上述处理后,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46次/分,PR间期0.20s,QRS<0.12s,P波后间歇脱漏
QRS波群,此时心电图诊断为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处理不恰当的是
A.抗血小板治疗B.抗凝治疗C.植入临时起搏器
D.植入永久起搏器E.异丙基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解析】答案:1.D2.E3.C4.D
1.患者心前区痛2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弓背向上抬高,根据病史、心电图表现诊断为急性
下壁心肌梗死。
2.胺碘酮可减慢心率,窦性心动过缓时不宜选用。
3.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46次/分,PR间期0.20s,QRS<0.12s,P波后间歇脱漏QRS波群,此时心电图诊断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故选C.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经积极药物治疗多可恢复,故不宜植入永久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