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破伤风预防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1. 正确处理伤口 所有伤口都应清创。清除一切坏死及无活力的组织,清除异物,切开死腔,敞开伤口,充分引流。
2. 自动免疫 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3次,每次间隔3~6周,第1次0.5ml,后2次各为1ml,称基础注射。1年后再注射1ml,作为强化注射。以后每5年强化1次,每次1ml,可使人体有足够免疫力。如受伤,再注射0.5~1ml,免疫力首次注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就能有效预防破伤风发生。
3. 被动免疫 伤后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适用于未注射过类毒素而有下列之一情况者:污染明显的伤口;小而深的刺伤;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未能及时清创或处理欠妥的伤口;因某些陈旧性损伤需施行手术,如异物摘除术等。伤后24小时内,皮下或肌肉注射TAT1500U,血液中抗体达到有效预防浓度,一般仅维持10天左右,故对污染严重伤口必要时应重复注射。
注射前应常规作过敏试验,阳性者须采用脱敏注射。脱敏注射法:将抗毒素1ml,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分次注射,首次为1ml,以后依次为2ml、3ml、4ml,每次间隔30分钟,直至全量注射完毕。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瘙痒或有荨麻疹、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发绀、反应严重者,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并停止抗毒素注射。休克时,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g.
TIG的效价比TAT强10倍以上,免疫效能可维持3~4周,且无血清反应,不必作过敏试验,通常用250~500U 深部肌注。
上一篇: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
下一篇:脓性指头炎临床特点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