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5%~10%.女性较多见。由于小儿时期症状多较轻,不少患者到成人时才发现。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ASD 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原发孔型(Ⅰ孔型),约占15%;②继发孔型(中央型),约占75%;③静脉窦型,约占5%,又分为上腔型和下腔型;④冠状静脉窦型,约占2%.临床上以继发孔型ASD 最常见。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轻者可无全身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大型缺损者因体循环血量减少而影响生长发育,患儿体格瘦小、乏力、多汗和活动后气促。当剧哭、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暂时性的肺动脉高压,出现暂时性的右向左分流所致)。体检可见心前区隆起,有抬举冲动感,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大多数病例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呈喷射性,系右心室排血量增多,引起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相对狭窄所致。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并固定分裂(分裂不受呼吸影响)。左向右分流量较大时,可在胸骨左缘下方听到舒张期杂音(系三尖瓣相对狭窄所致)。原发孔缺损伴二尖瓣裂者,心前区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吹风样杂音。
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上一篇:风湿热病因与临床表现
下一篇:先天性心脏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