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多见于3岁内婴幼儿,约占60%.
诊断1. 病史 结核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既往结核病史,近期急性传染病史。
2. 临床表现 见前述,眼底检查发现有脉络膜粟粒结节,对诊断有帮助。3. 脑脊液检查 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静置12~24小时后有薄膜形成,涂片检查结核菌检出率较高。白细胞多在(50~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急性进展期、脑膜新病灶或结核瘤破溃时,白细胞可>1000×106/L其中1/3病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量和氯化物均下降为结脑的典型改变,蛋白量增多,一般多在1.0~ 3.0g/L.脑脊液查到结核菌是诊断结脑可靠的依据。
4.X线检查 约85%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胸片有结核病改变,其中90%为活动性病变,呈粟粒型肺结核者占48%.5. 脑CT扫描 可见脑池密度增高、模糊、钙化,脑室扩大,脑实质改变等。
鉴别诊断1. 化脓性脑膜炎 婴儿急性起病,脑脊液外观混浊,细胞数多>1000×106/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涂片或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2. 隐球菌脑膜炎 起病慢,病程长,头痛剧烈,视力障碍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糖量显著降低,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可找到厚荚膜圆形发亮的菌体,抗结核治疗无效。3. 病毒性脑炎 发病急,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50×106/L至200×106/L,以淋巴细胞居多,蛋白质一般不超过1.0g/L,氯化物及糖量正常。
上一篇: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下一篇:胎儿-新生儿血液循环转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