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症,以及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亦称流行性出血热。
病原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为RNA 病毒。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属可分为16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
流行病学1. 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我国发现53种动物携带本病毒,在我国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大林姬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主要有5种,即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及虫媒传播。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 流行特征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在5~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有两个发病高峰季节,前者多为家鼠型,后者多为野鼠型。上一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
下一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