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区内肿瘤种类繁多,有原发的,有转移的。原发性肿瘤中以良性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
纵隔肿瘤好发部位
1. 种类与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肿瘤 |
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交感神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以单侧多见 |
畸胎瘤与皮样囊肿 |
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方。10% 畸胎瘤为恶性 特异性症状:畸胎瘤破入肺内时会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 |
胸腺瘤 |
多为良性,包膜完整。但临床上常视为有潜在恶性,易浸润附近组织器官 特异性症状:约15% 合并重症肌无力;反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 |
纵隔囊肿 |
较常见的有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或称胃肠囊肿、前肠囊肿或肠源性囊肿)和心包囊肿 三种囊肿均属良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边缘界限清楚 |
胸内异位组织肿瘤和淋巴源性肿瘤 |
前者有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等;后者多系恶性,如淋巴肉瘤、Hodgkin 病等 淋巴源性肿瘤不宜手术,多采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特异性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随吞咽上下运动 |
2. 辅助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手段。
3. 治疗
除恶性淋巴源性肿瘤适用放射治疗外,绝大多数原发性纵隔肿瘤只要无其他禁忌证,均应外科治疗。
上一篇:心力衰竭病理病因
下一篇:气胸临床类型分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