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
鉴别诊断
|
冠心病 |
冠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阻塞证据,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和心肌酶水平有相应的特征性动态变化 |
|
肺炎 |
有相应肺部和全身感染的表现,如咯脓性痰、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抗菌治疗可获疗效 |
|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
无肺动脉腔内占位征,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正常或呈普遍放射性稀疏 |
|
主动脉夹层 |
多有高血压,疼痛较剧烈,胸片常显示纵隔增宽,心血管超声和胸部CT 造影检查可见主动脉夹层征象 |
|
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 |
胸腔积液检查常有助于作出鉴别 |
|
其他原因所致的晕厥 |
如迷走反射性、脑血管性晕厥及心律失常等所致的晕厥 |
|
其他原因所致的休克 |
如心源性、低血容量性、血容量重新分布性休克等 |
治疗方案及原则
|
一般处理与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
||
|
溶栓治疗 |
适应对象 |
主要适用于:大面积PTE 病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等) 对于次大面积PTE,若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但存在争议 |
|
时间窗 |
一般定为14 天以内,但若近期有新发PTE 征象可适当延长 |
|
|
并发症 |
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 |
|
|
常用的溶栓药物 |
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
|
|
抗凝治疗 |
为PTE 和DVT 的基本治疗方法 |
|
|
抗凝血药物 |
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血小板药物不能满足抗凝要求 |
|
|
适应对象 |
临床疑诊PTE 时,即可开始使用UFH 或LMWH 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 |
|
|
其他治疗 |
肺动脉血栓摘除术、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放置腔静脉滤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等 |
|
相关习题:
1. 肺动脉栓塞更易发生于
A. 右侧和下肺叶 B. 左侧和下肺叶 C. 右侧和上肺叶 D. 左侧和下肺叶 E. 全肺
答案:A
2. 患者,男,72 岁。患有高血压、心绞痛2 年。20 小时前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升主动脉明显扩张,左前降支95% 阻塞。半小时前患者起床后突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血压70/50mmHg,颈静脉明显充盈,血气PaO2 45mmHg、PaCO2 35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心肌梗死 B. 主动脉夹层 C. 急性肺栓塞 D. 心脏压塞 E. 心绞痛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