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有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阴道pH 多在4.0~4.7,通常<4.5.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出现症状。常见发病诱因有: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
传播途径主要为内源性感染,寄生于口腔、肠道和阴道的念珠菌可互相传染。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感染和接触污染的衣物间感染。
临床表现白带增多,呈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样,外阴奇痒,可伴外阴、阴道烧灼感。妇科检查:外阴局部充血、肿胀,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表面有白色片状薄膜或凝乳状物质覆盖。
分类1. 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指发生于正常非孕宿主的、散发的、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轻、中度病变。临床症状轻,发作频率低,治疗效果好。
2. 复杂性或难治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可为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宿主多为孕妇、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效果差。包括重度、复发性和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上一篇:盆腔炎症发病病理病因
下一篇:产褥感染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