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偏倚控制及病因推断知识点及相关习题:
流行病学研究的偏倚
1. 偏倚的概念 偏倚是指在研究或推论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偏倚属于系统误差,可以由研究设计的失误、资料获取的失真、或分析推断不当所引起。2. 偏倚的种类
选择性偏倚是指由于研究对象的确定、诊断、选择等方法不正确,使被选人的研究对象与目标人群的重要特征具有系统的差异,使得从样本得到的结果推及总体时出现了系统的偏离
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测量偏倚,是指研究过程中进行信息收集时产生的系统误差,来源包括:测量方法的缺陷,诊断标准不明确或资料的缺失遗漏等
混杂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关联,又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其他因素(混杂因子)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从而部分或全部地歪曲了两者间真实联系的现象
3. 偏倚的控制方法
|
来源 |
特点 |
控制措施 |
研究设计阶段 |
选择偏倚 |
只有在设计阶段才能控制,而且一旦发生就无法消除 |
保证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同时要严格掌握好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于实验研究,要严格随机分组 |
信息偏倚 |
主要来自于制订调查表时 |
在研究设计时,通过限制、配比、随机化、分成抽样等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 |
|
研究实施阶段 |
主要是信息偏倚 |
信息偏倚的来源渠道很多 |
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如向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对收集资料的人员统一培训和考核;定期检查资料的质量,并设立资料质量控制程序等 |
资料分析阶段 |
主要是混杂偏倚 |
可采用分层分析、标化、多因素分析方法等 |
病因及其推断
病因的概念
一个疾病的病因是指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事件、条件、特征或者是这些要素的综合病因的四种可能类型
①必需而且是充分;②必需,但不充分;③充分,但不是必需;④既不充分,也不是必需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重复性;③关联的特异性;④关联的时间性;⑤剂量反应关系;⑥关联的合理性;⑦实验证据;⑧相似性相关习题:
推论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判断标准不包括A. 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
B. 关联的时间性C. 关联的特异性
D. 关联的可重复性E. 关联的地区性
答案:E上一篇:预防医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下一篇:预防医学:统计表和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