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烧伤的处理治疗与急救知识点及相关习题:
烧伤治疗原则
小面积浅表烧伤:
清创、保护创面,能自然愈合;
大面积深度烧伤:
● 早期及时补液,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容量休克
● 深度烧伤组织是全身性感染的主要来源,应早期切除,自、异体皮移植覆盖
● 及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是防治多内脏功能障碍的关键
● 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烧伤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目标是尽快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和进行危及生命的救治措施
烧伤入院后的初期处理
Ⅰ°烧伤创面一般只需保持清洁和防止再损伤。Ⅱ°以上烧伤需作创面清创术。
轻度烧伤:主要为创面处理,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中、重度烧伤:应按相应的程序处理
创面污染重或有深度烧伤者:均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用抗生素治疗
烧伤补液治疗
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液体治疗重在及时,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而休克期是否以平稳状态度过至关重要。
1. 早期补液方案 根据国内多年的临床实践,常用下列输液公式:按照患者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
|
输液量 |
具体方案 |
第一个24小时 |
● 每1% 烧伤面积(Ⅱ°、Ⅲ°)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ml(小儿2.0ml) ● 补充水分2000ml |
● 胶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 ● 广泛深度烧伤者其比例可改为0.75∶0.75 ● 以5% 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2000ml(小儿另按年龄、体重计算),总量的一半应于伤后8 小时内输入 |
第二个24小时 |
● 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 小时的一半 ● 水分补充仍为2000ml |
● 紧急抢救无法获得血浆时,可以使用低分子量的血浆代用品,但用量不宜超过1000ml,并尽快以血浆取代 ● 电解质液、胶体和水分应交叉输入。 ● 特别要避免一开始就输入大量的不含电解质的液体(如5% 葡萄糖溶液),以免加重低钠血症,导致脑细胞的“水中毒”。幼儿对之反应特别明显 ● 广泛深度烧伤者,在输液成分中可增配1.25% 碳酸氢钠 |
2. 由于患者伤情和个体的差异,以及伤后入院时间不同,抗休克期更应强调严密观察,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分。
相关习题:
1. 大面积烧伤24 小时内的患者,首选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A. 处理创面
B. 镇静止痛
C. 液体复苏
D. 控制感染
E. 补充营养、增强免疫
答案:C
2. 烧伤现场急救时,下列哪种做法不正确
A. 迅速脱离热源,用凉水浸泡或冲淋局部
B. 剪去伤处衣、袜,用清洁被单覆盖
C. 酌情使用地西泮、哌替啶等药镇静止痛
D. 呼吸道灼伤者,应在严重呼吸困难时方行切开气管、吸氧
E. 有严重复合伤时,应先施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答案:D
3. 12 个月男婴,Ⅱ度烧伤面积10%,体重10kg,额外丢失液量为
A. 100ml B. 150ml C. 200ml D. 250ml E. 300ml
答案:C
上一篇:乳腺癌的症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