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病理学资料脾肿大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正常脾脏的体表投影位置】
正常人脾脏浊音区位于左侧腋中线第9肋与第11肋之间,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且在肋下不应被触及,一旦触及即属脾大。
【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
原因 |
常见疾病 |
感染性脾大 |
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均可引起脾大 |
脾淤血 |
如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
血液系统疾病 |
如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 |
结缔组织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脾大 |
其他 |
如脾囊肿、血管瘤、错构瘤等 |
【脾肿大的测量方法及临床常用脾肿大分度标准】
1. 脾大分度标准
分度标准
分度 |
标准 |
常见疾病轻 |
轻度肿大 |
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
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
中度肿大 |
脾肿大超过肋下2cm 但不超过脐水平线 |
常见于慢性溶血性贫血、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
高度肿大 |
脾缘超过脐水平线以下或超过前正中线,也称巨脾 |
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血吸虫病、肝硬化等 |
2. 脾大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名称别名 |
别名 |
测量方法 |
第1线 |
甲乙线 |
为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向下至脾下缘的距离。轻度脾肿大仅作第1线测量 |
第2线 |
甲丙线 |
为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
第3线 |
丁戊线 |
为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若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 并以“+”表示;未超过前正中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并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