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门脉性肝硬化及相关习题:
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的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
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 |
坏死后性肝硬化 |
病因 |
病毒性肝炎(最常见) |
— |
肉眼观 |
早、中期肝体积可正常或稍增大,质地稍硬 晚期肝体积明显缩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 表面呈大小相仿的结节,结节间为条索状纤维组织 |
与门脉性肝硬度不同之处在肝脏变形明显,结节大小悬殊,切面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宽,且厚薄不均 |
镜下 |
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所取代。假小叶是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
假小叶形态大小不一,可呈半月形、地图形,也可见圆形及类圆形 |
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有时可见被包绕进来的汇管区 |
较大的假小叶内有时可见数个完整的肝小叶,有的可见残存的汇管区集中现象 |
|
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内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并可见小胆管增生 |
纤维间隔较宽,其内有多量炎细胞浸润及小胆管增生 |
相关习题:
下述哪项支持门脉性肝硬化
A.结节大小相仿,纤维分隔薄而均匀
B.结节大小不等,纤维分隔厚薄不均
C.肝脏呈细颗粒状,深绿色
D.树枝状纤维组织将肝脏分割为粗大结节
E.肝内散在多个大结节
答案:A
上一篇:日本血吸虫病临床表现
下一篇:消化性溃疡(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