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知识点梗死及相关习题: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阻断,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一) 形成的原因
血管阻塞 |
是梗死最常见的原因,绝大多数由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引起 |
动脉痉挛 |
在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可发生强烈和持续的痉挛,引起心肌梗死 |
血管受压闭塞 |
血管受压闭塞如肠扭转、肠套叠和嵌顿疝时;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睾丸扭转 |
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 |
(二) 类型和病理变化
根据梗死灶内含血量的多少和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将梗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组织特点 |
举例 |
病理特点 |
贫血性梗死 |
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和脑 |
脾、肾的梗死 |
灰白色;呈锥形,尖端向血管阻塞的部位 |
心肌梗死 |
灰白色;呈不规则地图状 |
||
出血性梗死 |
组织疏松有双重血管供应:如肠和肺 严重淤血:如肺淤血,卵巢囊肿或肿瘤时卵巢蒂部扭转 |
肺出血性梗死 |
暗红色;病灶大小不等,呈锥形(楔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部紧靠肺膜 |
肠出血性梗死 |
暗红色;呈节段状 |
||
败血性梗死 |
败血性梗死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 |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相关习题:
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脏器是
A.脾、心、肾
B.脾、心、肺
C.肾、心、肺
D.心、脑、肠
E.心、脑、肺
答案:A
上一篇:炎症的概述(病理学相关习题)
下一篇:栓塞(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