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病理学资料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病理联系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脑膜炎球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细菌进入上呼吸道后,一般仅引起局部炎症,如机体抵抗力低下或菌量多、毒性大,则细菌可从上呼吸道黏膜侵入血流继续繁殖,到达脑脊膜引起病变。
(1)颅内压升高症状 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这是由于脑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积聚,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了脑脊液的吸收所致。
(2)脑膜刺激症状 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Kernig征)阳性。因为炎症波及脊神经根处的脊髓膜,使神经根通过椎间孔受压,当颈部、背部肌肉运动时,牵拉神经根引起疼痛,颈项强直是颈部肌肉发生的保护性痉挛。婴幼儿,由于腰背部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可引起角弓反张。当腰、骶节神经后根受累时,如做屈髋伸膝试验,坐骨神经受到牵引,引起腰神经根疼痛而呈现Kernig阳性体征。
(3)脑脊液改变 压力升高,呈脓样,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蛋白含量增多,糖减少,涂片及培养可找到病原菌。上一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
下一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