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日益明显。抗生素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不分对象,在抑制、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可抑制、杀灭机体内的正常菌群,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和相互制约的格局,破坏微生态平衡,造成共生菌或过路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过度的繁殖和毒素的释放,极易引起内源性感染症或二重感染症,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有些发展为假膜性肠炎,甚至可以导致死亡。菌群失调使肠道微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受到了抑制,其他细菌(包括耐药菌株)相对增多,或者在适宜的条件下劣势菌转为优势菌,以致菌群失调。
(二)免疫抑制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激素、化疗药等)、放射性治疗等均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机体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益生菌,使人体潜在致病菌定植,引起新的疾病,如真菌感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症等。
随着年龄的增高,肠道菌群的平衡可发生改变,双歧杆菌减少,产气荚膜梭菌增加,前者有可能减弱对免疫功能的刺激,后者导致毒素增加,使免疫受到抑制。老年人如能维持年轻时的肠道菌群平衡,也许能够提高免疫能力。
(四)其他
手术、感染、外伤、肿瘤、外环境恶化、情绪激动等一些干扰宿主的因素也可引起菌群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