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下动脉开口于腹主动脉分叉上方3~4cm,分支为左结肠动脉,降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供应横结肠左半侧、降结肠、乙状结肠以及直肠的肠管血运。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血管供应肠道1/5的氧,大部分的氧供来源于肠腔外血供。因此在肠系膜血流减少75%的情况下肠道仍可以耐受达12小时,而光镜下无组织学变化。肠系膜动脉硬化性狭窄(mesenteric arterosclerotic stenosis,MAS)是指由于肠系膜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使肠道供血不足引起的肠缺血,可以分为急性肠缺血和慢性肠缺血。急性肠缺血可导致肠管活性发生变化。慢性肠缺血不会直接导致肠管活性变化,但血流减少将影响肠功能。急性肠缺血较慢性肠缺血更常见。动脉性的急性肠缺血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子,非闭塞性的肠系膜缺血,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以及由于动脉硬化栓子形成的血管病。本章重点讨论肠系膜动脉硬化性狭窄所致以小肠缺血为主的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以结肠缺血为主的缺血性结肠炎。上一篇: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病因
下一篇:直肠狭窄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