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密观察产程,及时检查并记录结果,仔细绘制产程图,以判断有无产程进展缓慢、停滞、急产。
(1)阴道检查:潜伏期每4小时做一次阴道检查,活跃期每1小时检查一次,了解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明确胎位。肛门检查已经取消!
(2)产程图:横坐标为临产时间(小时),纵坐标左侧为宫颈扩张程度(cm),右侧为先露下降程度(cm)。
2﹒观察宫缩情况,判断产力异常的类型。
(1)腹部触诊: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及间歇期时间,并及时记录。将手掌放置于产妇腹部,宫缩时宫体部隆起变硬、间歇期松弛变软,且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约是子宫下段的2倍。宫缩高峰时指压宫底。
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提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但当宫缩强度下段强于上段,且宫缩间歇子宫壁不完全放松时,则考虑为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而腹部检查很难发现子宫不协调性收缩过强形成的子宫痉挛性狭窄环,若耻骨联合和脐部之间出现明显的环形凹陷即病理缩复环,则提示先兆子宫破裂;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还会引起子宫持续性强直性收缩。
(2)仪器监测:常用胎儿电子监护仪行外监测,将宫缩压力探头固定在产妇腹壁宫体近宫底部,描记的宫缩曲线,可显示宫缩频率、相对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时可观察胎心率变异及其与宫缩、胎动的关系,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程度。
3﹒寻找产力异常的原因
(1)头盆不称:根据宫高、腹围及B超预测胎儿大小,并行胎头跨耻征检查,充分评估头盆关系。
(2)胎位异常:通过腹部四步触诊、阴道检查,必要时行B超检查明确有无胎位异常。
(3)询问用药史:大剂量解痉、镇静、镇痛剂,如硫酸镁、哌替啶等可直接抑制子宫收缩,而缩宫素、前列腺素(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可加强宫缩,如予硬膜外麻醉镇痛可能增加胎位异常或持续性枕后位,对导致难产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4﹒鉴别诊断
(1)病理缩复环:临产后,胎先露下降受阻时,宫缩使子宫下段逐渐变薄,而子宫上段更加增厚变短,在子宫体部和子宫下段之间形成明显的环形凹陷,此凹陷可随着产程进展逐渐上升达脐平甚或脐上,称为病理缩复环。同时,产妇腹部拒按,疼痛难忍,且膀胱受压充血,出现排尿困难、血尿。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是指子宫局部平滑肌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形狭窄,持续不放松,常位于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及胎体狭窄,且不随宫缩而上升。腹部检查很难发现此环,而第三产程常造成胎盘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