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采取病史时如何收集有关人格特点的资料是初学者比较难以掌握的问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询问:
a.人际关系:与家人相处如何;有无异性或同性朋友,朋友多或少,关系疏远或密切;与同事和领导或同学、老师的关系如何等等。b.习惯:有无特殊的饮食、睡眠习惯;有无特殊的嗜好或癖好;有无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习惯。
C.兴趣爱好:业余或课余的闲暇活动,有无兴趣和爱好,爱好是否广泛;有无特殊的偏好。d.占优势的心境:情绪是否稳定;是高兴乐观还是悲观沮丧;有无焦虑或烦恼;内向或情感外露;是否容易冲动或激惹。
e.过分自信或自卑:是否害羞或依赖。f.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或评价:灵活还是刻板。
此外询问患者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他的评价,以及了解患者在特定情景下的行为和工作与社会活动中的表现亦能有助于了解患者的人格特点。3)门诊病史内容以简单明了为宜。住院病史则以详细而不哕嗦为佳。
4)采取病史询问的顺序:在门诊由于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是现病史,且受时间限制,一般先从现病史问起。住院病史的采集则多从家庭史、个人史、既往史谈起,在对发病背景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现病史的收集。5)记录病史应如实叙述,但应整理加工使条理清楚简明扼要。能清楚地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各种精神症状特点。对一些重要的症状可将患者原话记录。记录时要避免用医学术语。对病史资料医护人员应保密,勿做闲谈资料,这也是医德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下一篇:精神障碍病史采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