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镜检查的适应证为: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小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等经各种其他检查未能确诊而高度怀疑小肠病变者。小肠镜检查可明确小肠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小肠寄生虫病、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的诊断。因小肠冗长且弯曲,小肠镜检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患者痛苦较大,自1969年应用于临床以来,进展缓慢。临床上曾使用的小肠镜有推进型、探条型和肠带诱导型。后两者目前已弃用。推进型小肠镜经口插入可观察至屈氏韧带以下60~120c m,准备简单、操作时间短并可活检,但无法观察远端病变。
新型双气囊电子内镜的问世为小肠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此种内镜由内镜和外套管组成,头端各有一个气囊。利用两个气囊交替反复地充气放气、固定小肠管和向近侧收缩折叠肠管,使得有效长度仅2m 的内镜和柔软的外套管交替地插入小肠深部,完成对整个5~6m 长小肠的观察,可有效地检查整个小肠,对小肠肿瘤、血管瘤、血管病变、Meckel 憩室、节段性肠炎等有重要诊断价值。根据需要小肠镜可经口、也可经肛门或肠切口插镜检查。双气囊电子内镜也可用于弯曲冗长的结肠检查及复杂消化系统手术后的上消化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