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哪个时期是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最佳时期
A. 成年期B. 青年期
C. 老年期D. 胚胎期
E. 新生儿期解析:抗原在胚胎期最易诱导免疫耐受,在新生儿期次之,成年期较难。
2. 如果人工诱导对DNP-BSA 耐受的家兔,若想使该家兔产生DNP抗体,需注射的物质是A.DNP-HAS
B.DNP-BSAC.BSA
D.HASE.OA11-2
解析:此题超纲。3. 不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是
A. 慢性甲状腺炎B. 重症肌无力
C. 恶性贫血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 类风湿关节炎解析: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全身性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见于多种器官,结缔组织多受累,故又称结缔组织病。典型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等。
(4~5题共用备选答案)A. 自身抗原
B. 异种抗原C. 肿瘤相关抗原
D. 异嗜性抗原E. 肿瘤特异性抗原
4. 甲胎蛋白5. 甲状腺球蛋白
解析:甲胎蛋白与多种肿瘤具有相关性,故而是肿瘤相关抗原,而不具有特异性;血中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自身抗原。(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供体内预存有抗受体的ABO 血型抗体B. 受体内有针对供体组织器官的Tc细胞
C. 受体内预存有抗供体的ABO 血型抗体D. 供体内预存有抗受体的HLA Ⅰ类抗原的抗体
E. 供受者HLA配型不符6. 移植器官超急排斥反应的机制
7. 引起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机制解析:超急性排斥反应产生原因是受者体内预先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HLA、ABO 血型和血小板抗原等)的IgM 类抗体;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机制是:骨髓移植物中成熟T 细胞被宿主的异型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与次要)激活,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并随血循环游走至受者全身,对宿主组织或器官发动免疫攻击。
8. 慢性排斥反应中,移植物的血管病变特点是A. 血管内膜纤维化
B. 血管壁纤维性坏死或者玻璃样变C. 血管外膜纤维组织增生
D. 血管肌层肥厚E. 以上都不是
9. 与急性同种异基因移植物排斥关系最密切的细胞是A.NK细胞
B.B细胞C.CD8+T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E. 巨噬细胞
10. 在急性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A.NK细胞
B. 肥大细胞C.CD8+T细胞
D.B细胞E. 胸腺细胞
11. 一存活多年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接受者的体内虽有供体Ⅲ人抗原表达却未发生明显的排斥反应,机制是A. 移植物已失去了免疫原性
B. 移植物的免疫细胞功能活跃C. 受者的免疫细胞功能活跃
D. 受者对移植物发生了免疫耐受E. 未产生免疫反应
解析:诱导受者产生针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是彻底克服移植排斥反应的理想策略。参考答案:1.D 2.3.E 4.D 5.A 6.C 7.E 8.A 9.C 10.C 1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