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2015年06月19日 10:57
  2015临床助理医师考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知识点与相关习题:

  诊断

  1)病史 大多数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及不孕病史,育龄期妇女慢性盆腔痛应首先考虑内异症。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1)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可靠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典型病灶即可确诊内异症,并可进行临床分期。1985年美国生殖学会制定了修正的腹腔镜下内异症分期法(AFS-r),将病变分为Ⅰ~Ⅳ期。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直肠阴道隔内异症的重要方法。

  囊肿一般有较明显的界限,呈椭圆形或圆形,囊内有细小的絮状光点。CT 和MRI具有同样诊断价值,但费用高。

  (3)CA125 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增高,但很少超过200U/ml.

  (4)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是内异症的标志性抗体。

  鉴别诊断

  应与卵巢恶性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及子宫腺肌病等鉴别。

  预防

  ①防止经血逆流引起子宫内膜种植:对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无孔处女膜、阴道闭锁或宫颈管粘连等)应尽早治疗。经期一般不做盆腔检查并禁止性交,必须检查时要避免挤压子宫。

  ②避免手术操作引起子宫内膜种植:剖宫产时防止宫腔内容物溢入腹腔;宫颈电熨、激光、冷冻及整形术等均应在月经干净后进行;输卵管造影应在月经干净后3~7日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时,注意宫腔内负压不可突然降低,以防蜕膜碎片倒流入腹腔。

  相关习题:

  女,33岁,G2P1,进行性痛经1年,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后位,稍大,形态规则,后壁可及痛性结节。子宫左后方触及一囊性包块,约8cm×7cm×5cm,边界不清楚,活动差,无触痛。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盆腔结核

  B.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C. 卵巢癌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E. 子宫肌瘤

  2. 该病最佳诊断方法是

  A.CT B. 盆腔超声检查 C.CA125 D. 腹腔镜检查 E. MRI

  3. 该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是

  A. 短期随访观察

  B. 口服内美通

  C. 皮下注射戈舍瑞林

  D. 超声指引下囊肿穿刺抽出囊内液体

  E. 腹腔镜探查术

  「解析」 答案:1.D 2.D 3.E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①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及性绞痛;②月经失调、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③不孕,主要因为输卵管粘连、闭锁、蠕动减弱。体征:①子宫可稍增大、后倾固定。②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触及附件增厚压痛或触到不活动的囊性包块,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骶骨韧带等部位有痛性结节。③异位子宫内膜在阴道、宫颈:阴道后穹窿部或宫颈可见到突出的紫蓝色结节。此患者符合,故选D.

  2. 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可靠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典型病灶即可确诊内异症,并可进行临床分期。

  3. 手术治疗适应证: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②盆腔疼痛;③不孕;④生殖系统外内异症,如泌尿道或消化道内异症伴梗阻。手术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目前认为腹腔镜确诊、手术加药物治疗是内异症的标准治疗。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名称: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基础特惠班
辅导班特色:  包含系统精讲、实践技能、应试技巧三大系列课程,适合基础不是太好,需系统掌握知识点的学员。
价格:  80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系统精讲班
辅导班特色:  赠送应试技巧班课程,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3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
价格:  68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精品协议班
辅导班特色:  包含系统精讲、考前冲刺、实践技能、应试技巧、考题精讲五大系列课程,适合基础薄弱需要系统复习的考生,签下协议,考试不过免费重学
价格:  168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零风险通关班
辅导班特色:  包含系统精讲、考前冲刺、实践技能、应试技巧、考题精讲五大系列课程,适合基础薄弱需要系统复习的考生,签下协议不过退费
价格:  268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强化班
辅导班特色:  按照考试大纲深入地讲解实践考试所涉及的各个知识要点,并赠送10张实践技能测试卷,不限次专家答疑。能够准确地把握考试方向,为顺利过综合笔试打好坚实的基础。
价格:  220
购买:   购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网站声明|销售网点
服务热线:400-111-8166 (服务时间:8:00-21:30)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弘善家园415号底商二层 
Copyright 2008-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