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
治疗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全身情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治疗措施,常用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应用。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确诊为CIN Ⅰ级者,暂时按炎症处理,每3~6个月随访刮片,必要时再次活检,病变持续不变者继续观察。确诊为CIN Ⅱ级者,应选用电熨、激光、冷凝或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确诊为CIN Ⅲ级者,主张行子宫全切术。年轻患者若迫切要求生育,可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定期随访。
2. 宫颈浸润癌
手术治疗:适应证:Ⅰa~Ⅱa期患者,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无手术禁忌证,年龄不限,需根据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手术而定;肥胖患者根据术者经验及麻醉条件而定。
Ⅰa1期: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Ⅰa2期:子宫根治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如淋巴管、血管中有瘤栓,应清除盆腔淋巴结。
Ⅰb~Ⅱa期:采用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两方面。
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适用于较大病灶,术前先放疗,待癌灶缩小后再行手术。或术后证实淋巴结或宫旁组织有转移或切除残端有癌细胞残留,放疗作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化疗:宫颈癌的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化疗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用以治疗局部巨大肿瘤。
预后及随访1. 预后 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浸润程度、生长方式及脉管间隙浸润等相关。
2. 随访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出院时,应向其说明随访的重要性。随访时间:一般出院后第1年内,出院后1个月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隔2~3个月复查1次。出院后第2年每3~6个月复查1次。出院后第3~5年,每半年复查1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随访内容包括盆腔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胸部X线摄片、B超、血常规等。预防
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少育,开展性卫生教育,避免不洁性行为;早期治疗慢性宫颈病变及性伴侣包皮疾病;对育龄期妇女,定期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有条件时可行高危型HPV 检测,提倡屏障式避孕和应用HPV 预防性疫苗等。相关习题:
女性,29岁,宫颈活检诊为宫颈癌,查:病灶侵入阴道后穹隆,双附件区未及异常。1. 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多为
A. 脓性白带 B. 阴道出血 C. 接触性出血 D. 腰骶痛 E. 排便困难2. 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 放疗+化疗 B. 化疗 C. 子宫根治术加盆腔淋巴清扫 术D. 子宫根治术 E. 放疗3. 为早期发现此病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妇科查体B. 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
C. 予以卫生指导D. 治疗宫颈糜烂
E. 阴道镜检查「解析」 答案:1.C 2.C 3.B
1.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①阴道流血早期为接触性出血;②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继发感染时米汤样恶臭白带;③晚期癌的症状压迫输尿管或直肠,下肢肿痛等;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尿毒症;消瘦、发热、全身衰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浸润癌的宫颈可呈光滑或糜烂或宫颈息肉样改变。随着宫颈浸润癌的发展,可表现为息肉状、菜花状、溃疡型或桶状。侵及宫旁时可扪及宫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若浸润达盆壁,则形成冰冻骨盆。
2. Ⅱ期:癌灶超越宫颈,浸润阴道未达下1/3,宫旁浸润未达盆壁;含Ⅱa期(无宫旁浸润)和Ⅱb期(有宫旁浸润)。此患者病灶侵入阴道后穹窿,双附件区未及异常,属Ⅱa期。Ⅰb~Ⅱa期:采用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3. 早期发现此病应采取的措施是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