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二
【章】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细目】第五节镇痛药
【考点】镇痛药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年份】2013,2014,2015,2018,2019
【内容】
一、分类和作用特点
1.麻醉性:阿片类。
2.非麻醉性:非甾体抗炎药和中枢性镇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
3.根据阿片类止痛强度分类:
(1)弱阿片类药: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用于轻、中度疼痛和癌性疼痛。
(2)强阿片类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术后止痛,以及中到重度癌性疼痛、慢性疼痛。
4.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机制:
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组织内的阿片受体,选择性地抑制某些兴奋性神经的冲动传递,发挥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解除对疼痛的感受和伴随的心理行为反应。
5.其他作用:
(1)止泻:通过局部与中枢作用,改变肠道蠕动功能.;
(2)镇咳:直接抑制延髓和脑桥的咳嗽反射中枢。
二、药物相互作用
1.阿片类镇痛药+抗胆碱药(尤其是阿托品合用)
不仅加重便秘,还可增加麻痹性肠梗阻和尿潴留危险。
2.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青霉素或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诱发的伪膜性肠炎出现严重的水泻时,不宜应用阿片类镇痛药,易引起毒物自肠腔排出缓慢,痊愈延迟。
3.硫酸镁+阿片类镇痛药
可增强中枢抑制,增加呼吸抑制和低血压风险。
4.阿片类镇痛药可引起胃肠道蠕动减缓,括约肌痉挛,使甲氧氯普胺效应减低。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阿片类镇痛药(尤其是吗啡、哌替啶合用)
可发生严重的、甚至致死的不良反应,包括躁狂、多汗、僵直、呼吸抑制、昏迷、惊厥和高热。
三、典型不良反应
1.常见: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
2.身体和精神依赖性;对于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如治疗适当,少见耐受性或依赖性。
3.少见:瞳孔缩小、黄视。
4.抗利尿作用:吗啡最为明显,兼有输尿管痉挛时,可出现少尿、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