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证考试:标本采集

2015年12月16日 16:04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资料标本采集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标本采集的原则:

(一)按医嘱采集标本

按医嘱采集各种标本,由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要求目的明确、字迹清楚,并签全名。

(二)作好采集前准备

1. 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选择采集的方法,确定采集标本的量,了解注意事项。

2. 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并在容器外贴上标签,标明科别、病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目的、送检日期等。

3. 采集标本前应仔细查对医嘱,核对检验申请单,核对病人,以防发生差错。

4. 作好解释,向病人说明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以消除顾虑,取得病人配合。

(三)确保标本质量

1. 要确保标本质量,必须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及时采集,采集的量要准确。如作妊娠试验要留晨尿,因为晨尿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高,容易获得阳性检验结果。

2.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不应放置过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还应注明采集时间。

(四)培养标本的采集采集细菌培养标本应在病人使用抗生素之前,如已经用药,应在血药浓度最低时采集,并在检验单上注明。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本应放入无菌容器内,且容器无裂缝,瓶塞干燥,不可混入防腐剂、消毒剂或药物,培养液应足量,无混浊、变质,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

各种标本采集方法: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法

1. 静脉血标本的种类

(1)全血标本用于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血糖、血氨、尿素氮等。

(2)血清标本用于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等。

(3)血培养标本用于查找血液中的病原菌。

2. 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方法

3. 自动静脉采血器采血法

(二)尿标本采集方法

1. 常规尿标本

2. 尿培养标本

3. 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

4. 注意事项

(三)粪便标本采集方法

1. 粪便常规标本

(1)目的:用于检查粪便的颜色、性状、其中的混合物和细胞等。

(2)用物:检便盒(内附检便匙或棉签)、清洁便盆。

(3)操作方法

2. 粪便培养标本

(1)目的:用于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2)用物:无菌培养瓶及棉签、消毒便盆。

(3)操作方法

3. 寄生虫及虫卵标本

(1)目的:用于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幼虫、虫卵。

(2)用物:检便盒(内附检便匙或棉签)、透明胶带与载玻片、清洁便盆。

(3)操作方法

4. 隐血标本

(1)目的:用于检查粪便中肉眼不能察见的微量血液。

(2)用物:检便盒(内附检便匙或棉签)、清洁便盆。

(3)操作方法

(四)痰标本采集法

1. 常规痰标本

2. 痰培养标本

3. 24小时痰标本

4. 注意事项

(五)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1)目的:从咽部或扁桃体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以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护理

(2)用物:无菌咽拭子培养管、酒精灯、火柴、压舌板,必要时备手电筒。

(3)操作方法

(4)注意事项

1)为防止呕吐,采集咽拭子标本应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进行,同时动作应轻、稳。

2)采集真菌培养标本,应在口腔溃疡面上采取分泌物。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名称: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零风险通关班
辅导班特色:  <p> 系统精讲课程+习题点睛课程+考点串讲课程+考点强化班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7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br /> 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p> <p> <span style="color: rgb(229, 51, 51);">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退还学费。</span></p>
价格:  100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精品协议班
辅导班特色:  <p> 系统精讲课程+习题点睛课程+考点串讲课程+考点强化班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5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br /> 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p> <p> <span style="color: rgb(229, 51, 51);">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第二年免费重学。</span></p>
价格:  85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系统精讲班
辅导班特色: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3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
价格:  500
购买:   购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网站声明|销售网点
服务热线:400-111-8166 (服务时间:8:00-21:30)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弘善家园415号底商二层 
Copyright 2008-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