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多种因素相互所引起的以血中葡萄糖水平增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异常,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眼等多个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临床表现
1. 典型表现 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常伴有软弱、乏力。可有皮肤瘙痒症状。1型糖尿病较急,病情较重,症状多明显或严重,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2. 并发症表现 一些患者并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仅以并发症为主诉而就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导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泌尿系统病变、眼部病变等,少数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为首发表现。
诊断和分型诊断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 L)。(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分型
目前主要将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1)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受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有酮症酸中毒倾向。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代谢紊乱症状明显,患者需注射胰岛素以维持生命。包括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种亚型。免疫介导糖尿病体内常有一种或多种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等。
(2)2型糖尿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年人以多见于患者部分超重或肥胖。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在疾病初期或甚至终生,其生存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无酮症酸中毒倾向,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可诱发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较1型糖尿病高。因高血糖发展较慢,许多患者早期可无典型症状,末期发现患糖尿病。(3)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 此类型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8种亚型。
(4)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时初次发现的IGT 或糖尿病,其临床重要在于有效地处理高危妊娠,从而降低与围产期及胎儿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部分妇女在产后糖耐量恢复正常,但在产后5~10年仍然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度凶险性。上一篇: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下一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因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