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对ST 段抬高的AMI,强调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到达医院后30 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 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具体治疗包括:①监护和一般治疗;②解除疼痛;③再灌注心肌;④消除心律失常;⑤控制休克;⑥治疗心力衰竭;⑦改善心肌重塑;⑧并发症的处理;⑨抗凝治疗;⑩抗炎症稳定斑块治疗。1. 解除疼痛 选用下列药物尽快解除疼痛:①哌替啶肌内注射或吗啡皮下注射,必要时可重复应用,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②痛较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③或再试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要注意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心肌再灌注疗法可极有效地解除疼痛。
2. 再灌注心肌 起病3~6 小时最多在12 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
介入 治疗 |
时间窗 |
发病12 小时以内的都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
|
要求 |
从就诊到指引导丝通过病变的时间不超过90 分钟 |
|
|
溶栓 疗法 |
时间窗 |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是发病后12 小时 |
|
要求 |
确定溶栓治疗的,应尽量争取从就诊到开始使用溶栓药的时间不超过30 分钟 |
|
|
绝对禁忌证 |
包括颅内出血性或性质不明的卒中史、6 个月内缺血性卒中史、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或房室畸形、3 周内严重创伤/ 大手术/ 头部外伤史、1 个月内胃肠道出血史、明确的出血性疾病、主动脉夹层、24 小时内做过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穿刺(如肝活检、腰穿等) |
|
|
对比 |
发病3 小时以内的,溶栓治疗的预后与介入治疗相似 发病超过3 小时后,介入治疗的预后优于溶栓治疗 |
|
3. 消除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
心律失常类型 |
处理 |
|
心室颤动或持续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
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或同步直流电复律 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药物疗效不满意时也应及早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
|
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 |
立即用利多卡因 如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可用胺碘酮治疗 |
|
缓慢性心律失常 |
阿托品肌内或静脉注射 |
|
房室传导阻滞发展到第二度或第三度 |
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宜用人工心脏起搏器作临时的经静脉心内膜右心室起搏治疗,待传导阻滞消失后撤除 |
|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
选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等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时,可考虑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 |
相关习题:
1. 男性,67 岁。糖尿病15 年,既往无心悸、胸痛史,今日早餐后1 小时,突然胸闷明显,面色苍白,烦躁,出汗,恐惧感,2 小时未缓解。体检:心率98 次/ 分,血压86/70mmHg,最可能诊断为
A. 低血糖
B. 不典型心绞痛
C. 糖尿病酸中毒
D. 变异型心绞痛
E. 急性心肌梗死
答案:E
2. 男性,59 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起病第3 天发生心房颤动。心室率187 次/ 分,血压82/60mmHg,气急发绀,宜首选哪项治疗措施
A. 静脉注射西地兰
B. 同步直流电复律
C. 静脉注射美多心安
D. 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
E. 静注乙胺碘呋酮
答案:B

